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120Q/2022-04634 | 组配分类: | 专项规划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体育局 | 文件编号: | |
有效性: |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为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依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十四五”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开启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新征程
(一)“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体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体育工作重要批示指示,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奥运争光计划,统筹推进体育改革发展,推动全民健身实现新突破、竞技体育创造新辉煌、体育产业迈上新台阶、青少年体育再上新水平、体育改革取得新进展,体育文化、科教、人才、外事和各项保障工作都取得良好发展成效。
全民健身实现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着力加强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大群体”发展格局。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23万人,体育社会组织4.7万个,公共体育设施基本实现全部开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省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1.1块,各项指标均比“十二五”时期有较大提升。每年平均举办县级及以上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次数超过5500次,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年度参赛规模接近500万人次,成功举办3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
竞技体育创造新辉煌。坚持高点定位,瞄准世界水平,认真实施奥运争光计划,持续打造“训科医管”复合型教练员团队,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2016年,在巴西奥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14枚奖牌,金牌数列全国第三位,奖牌总数列全国第一位。2017年,在十三运会上获得59枚金牌、45枚银牌、47枚铜牌,奖牌总数151枚,金牌数、奖牌数均列全国第一位,实现全运会金牌数、奖牌数“三连冠”。2018年,在雅加达亚运会上获得19枚金牌、20枚银牌和8枚铜牌,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我省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上共获得40个世界冠军;在年度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获得全运、奥运项目金牌263枚,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列。
体育产业迈上新台阶。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部署要求,突出体育本体产业,加强引导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融合互动,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了国家体育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山东省体育及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体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山东省体育产业联合会。创建了2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和92个省级示范基地和13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19年体育产业总产出为2580.91亿元,增加值为1078.45亿元。“十三五”期间全省体育彩票累计销售95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比“十二五”时期增长49.5%。
青少年体育再上新水平。积极推进市、县级体校办学改革,全省16市全部建有市级体校,县级体校由“十二五”时期的95所增长到147所,两级体校在训学生4.5万人,居全国前列。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5所,居全国首位。成功举办第二十四届全省运动会。大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更加规范,每年参赛人数近30万人。积极推动“一小时交通圈”竞赛改革,在足球、篮球、田径、跆拳道4个项目上进行试点。游泳进校园和超体重学生夏令营累计惠及50多万名青少年,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体育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大体育资源开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体育,54家省级体育协会完成脱钩改革,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全部取消审批,90%以上的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和全省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赛都由协会、俱乐部和社会力量承办,一批公共体育场馆交给专业机构运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健身指导人员培训工作由高校、俱乐部承接。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将“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认定”等3项权力事项纳入“一次办好”范围,将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许可事项进驻省级政务服务大厅。积极推进足球改革,出台《山东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山东省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配合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足球改革各项工作。
(二)“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时期,是我省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关键时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开局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制度优势、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社会大局稳定,为体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随着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新的健康理念、教育理念、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模式、技术应用等将赋予体育高质量发展更加强大的动力,为体育改革发展提供新的重大机遇。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与有效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间、体育区域间、城市和乡村间、各类人群间体育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看,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大体育”格局还没有构建成型,促进全社会各类主体履行体育发展职责、激励社会力量办体育、促进体育融合发展的制度还不够健全。从全民健身来看,场地设施数量离群众需求差距还很大,“体育生活圈”没有真正打造成型,群体性赛事、活动还不够丰富,农村体育工作还比较薄弱。从竞技体育来看,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体育强项、尖子选手少,与国家奥运优势项目接轨不够,各项目发展还不平衡,冬季项目起步晚、规模小、水平较低。从体育产业来看,总体规模偏小,本体产业比重小,产业链不完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比较低。从青少年体育来看,市、县两级体校办学质量和后备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体教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措施还不够。从依法治体来看,体育立法工作还有不少空白点、盲点,体育执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高危体育项目、赛事安全监管存在风险。“十四五”时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省体育要立足发展实际,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挑战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十四五”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十四五”时期总体部署,围绕建成体育强省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人才、体育对外交流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体育需求,不断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体育步伐,推动全省体育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为体育强国和现代化强省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二)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体现到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中,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以满足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丰富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多元供给,以体育高质量发展成效为人民生活幸福感和健康获得感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坚持新发展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体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遵循现代体育发展内在规律,顺应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现体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发展为战略支点,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通过新机制建立、新政策配套、新模式探索、新科技运用、新动能培育、新平台创建,推动体育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发展的新动力、新活力。
坚持融合发展。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使“体育+”“+体育”成为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引擎。积极将体育工作融入全省八大发展战略和九大改革攻坚,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加大体医、体旅、体教等融合力度。
坚持数字赋能。牢固树立“数字体育”理念,以数字技术带动和催生体育事业发展,全面推动体育各项工作的数字平台建设,努力构建覆盖更多领域的数字体育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人民群众体质和健康水平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保持全国领先,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青运会等重大赛事成绩居全国前列,争取更多优秀山东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并站上国际、国内最高领奖台;青少年体教融合发展取得实效性成效,主体多元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成,体育后备人才基础更加坚实;体育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领先,达到60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接近2%,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体育文化软实力逐步提升,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发扬,体育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
三、“十四五”体育发展主要任务
(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
1.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全民健身联席会议机制,发挥其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组织实施本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中的作用,夯实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基础。制定并实施《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出台《山东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若干措施》,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支撑。落实国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加快完善社区体育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推进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列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数量和品质。按照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综合利用的指导原则,编制和实施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覆盖面,以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城乡社区健身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健身场地、足球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亲民便民惠民全民健身设施为重点,进一步完善“15分钟健身圈”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提档升级全民健身设施,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监管,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建立开放预约与信息登记制度,推广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服务新模式,鼓励社会力量承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全民健身工作数据统计分析利用。(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3.加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积极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继续组织好我省品牌全民健身赛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持续办好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扩大各类综合性赛事的赛事规模和覆盖人群。支持举办跨省、市、县区域的赛事活动,形成辐射联动。持续开展“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创建活动,打造赛事地域标签、城市名片。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试点并逐步推广举办“社区运动会”,推动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普遍化、常态化、多样化。加快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项目和帆船、皮划艇、击剑、马术、滑板等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发展,大力推进冰雪运动项目开展。(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4.发挥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功能。健全完善市、县体育总会组织,推进基层体育总会规范化建设。按照“1+2+N”发展模式持续建设镇街体育总会,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建立村级体育总会。鼓励支持各行业,谁有365比分链接_贝斯特365_365bet网址多少、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社区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行业性、专业性、技术性等公共体育服务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持续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和继续培训,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切实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和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鼓励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康复人员、体育教师、大学生等具有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专业人员加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者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开展“最美全民健身志愿者”推选等活动。(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5.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建立省、市、县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定期开展国民体质测试,提高城乡国民体质抽样检测样本数。组织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推广运动项目业余等级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技能入户工程”,通过电视台、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推介健身项目。组织编写全民健身科普读物,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活动和健身服务“五进”(进谁有365比分链接_贝斯特365_365bet网址多少、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传播科学健身方法,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和科学健身水平。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市、区)政府)
(二)坚持改革创新,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构建科学合理的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全面对接、紧密衔接国家奥运夺金重点项目,突出跳水、举重、乒乓球、体操、射击、羽毛球、游泳、柔道、田径(竞走)、跆拳道、排球等项目,开展奥运争光体育强项创建,给予经费、编制和省运会设项、计牌等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强田径、自行车、赛艇、皮划艇、摔跤、射击、射箭、帆船、柔道、橄榄球等全运夺金项目建设,给予省运会设项等政策扶持,打造全运夺金战略兵团和优势项目群。加强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发展,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推进教练员培养引进和训练创新。针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全面提升训练水平和整体实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冰雪运动项目布局。紧密对接国家备战北京冬奥会实际,依托省内等现有资源,加强与冰雪项目先进省份交流合作,落实项目布局和队伍组建,实现精准化、集约化发展。(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2.加强科学训练工作创新。深化各运动项目致胜规律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做法,突出问题导向,开展瓶颈问题专项攻关。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各项目国际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国际前沿训练理论、训练方法,增强科学训练水平,提升对项目致胜规律的把握。加强“体能革命”,提高各项目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的科学化水平。强化训练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估,设立训练创新专项奖励。加强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建设,形成训练创新合力。认真总结推广金牌教练员公开课的成功经验,建立公开课质量评选制度,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全面实施备战工作科医助力行动计划,建立新时期科医支撑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模式。(责任部门:省体育局)
3.构建更加完备的竞技体育赛事体系。不断完善省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组别划分,切实发挥竞赛杠杆作用,突出奥运、全运重点项目,加大金牌设置比重。推广实施“一小时竞赛圈”,有效扩大赛事供给,提高赛事效益。积极承办国际及国家级竞技体育赛事,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和各项目协会支持,努力实现更多国际、洲际和“国字号”赛事落户山东。创造条件促进更多本土运动员参赛,提高竞技水平。创建精品赛事,充分发挥精品赛事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运动项目协会举办全省性体育联赛,支持具备条件的项目走职业化发展道路。(责任部门:省体育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4.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工作。发扬“支部建在运动队上”优良传统,落实“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各项要求,围绕加强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不断创新载体,推动运动队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建设文化墙、图书室和阅览室,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加强运动队文化建设和运动员作风建设,切实增强为祖国争光、为家乡争气、为事业增辉、为人生添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建立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文化课准入和考核制度,督促配齐配强文化课教师,开足文化课学时,切实保障学习质量。各市级体校建立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县级体校与优质中小学共建、联办,保证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切实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严格执行赛前运动员文化测试准入制度,完善网络平台测试办法。完善符合国家规定的考试招生办法,畅通青少年运动员升学渠道。(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5.创新竞技体育联办模式。积极争取与国家队开展共建合作。在田径、游泳、自行车等项目基础上,争取更多项目与国家队联合组建,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提升我省项目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协会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专业训练和职业化、社会化体育有机结合,在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球、马术、棒球、垒球、曲棍球、水球等项目上,完善省企联办、省校联办和协会共办等办队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市承担省队组队和训练任务。制定社会力量办专业运动队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责任部门:省体育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三)聚焦供需两侧发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产业。培育引进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落户一批国际国内顶级赛事和单项体育赛事,争取培育5项以上国际品牌赛事,10项以上全国品牌赛事。支持有条件的市打造体育赛事名城。大力发展职业赛事,鼓励社会力量组建各类职业体育俱乐部。引导扶持业余精品赛事,积极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省市县三级业余联赛。支持各地举办特色品牌赛事活动,打造沿黄、沿海、沿运河系列品牌赛事活动。完善健身休闲活动体系,普及足球、篮球、排球、游泳、路跑、骑行等适合大众广泛参与的健身休闲项目。加快发展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推动电子竞技、击剑、马术等时尚运动项目健康发展。传承推广武术、龙舟、射箭等民族传统健身休闲项目。(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委外办,各市、县(市、区)政府)
2.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端化,建设智慧体育研发中心,将更多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体育领域,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结合,适应大众消费升级,积极开发智能运动装备、智能场馆、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和技术。支持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争创国家高端体育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研发体育领域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全面提升我国体育行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地方建设体育产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基地,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创新示范区、产业化示范基地。发挥国家体育用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作用,加强对创新产品的质量检测服务,开展相关国家标准试点。(责任部门:省科技厅、省体育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3.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发挥“头雁效应”,扶持创新水平高、品牌影响大、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推进体育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集群发展格局。支持重点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集团。优化各类国际体育优质资源的准入渠道,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到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对新认定的符合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补助条件的企业、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体育企业,积极落实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大力发展中小微体育企业,鼓励各市建设体育产业园区和体育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积极引入知名体育企业和品牌,引导体育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实施“百强健身俱乐部促进计划”,开展星级评定,支持引导健身俱乐部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大力培育体育中介、体育传媒、运动康复、体育经纪、体育会展、策划咨询等新业态企业和社会组织,催化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4.优化体育营商环境,大力促进体育消费。深化体育“放管服”改革。完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和办赛指南,确保赛事规范安全。建立跨部门的体育赛事活动综合服务机制或例会制度,推动体育赛事安保服务标准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协调推动水域、空域、森林等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依法依规开放。优化体育消费环境,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定期发放体育消费券,开展体育消费季等活动。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制定体育领域预付式健身机构管理办法,强化社会信用失信联合惩戒。完善体育消费支付、体育保险产品和服务。(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四)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体育全面发展
1.建立健全“体教融合”机制。联合省教育厅制定出台《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青少年体育工作协调机制,制定青少年体育发展保障标准,推进青少年体育标准化管理。加强体教融合顶层设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配合省教育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建立部门联动对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评估、指导和监督的工作机制。(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
2.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在大中小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能力。研究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联合制定山东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标准、具体办法,突出田径、游泳基础大项和“三大球”集体项目、冰雪运动以及武术和民俗传统项目,省、市、县三级联创,全省建设数量达到3000所,以建设工作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的建立,加强师资培训、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提高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水平。推进将市级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设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探索灵活培养模式,采取综合措施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支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
3.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办法,提升竞赛质量和效益。推进省运会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以全运会竞赛办法和参赛办法为根本遵循,优化项目布局,合理设置各项目金牌数量。进一步优化各项目参赛选手的年龄结构,有效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积极推进积分赛、资格赛的有效方式,建立年度锦标赛、冠军赛和省运会相互衔接的竞赛办法。实施青少年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测试制度,注重竞赛对体能训练的引领作用。制定赛事安全防控和重大事项处理应急机制,确保赛事活动安全顺利。全面加强反兴奋剂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坚决贯彻“零出现”“零容忍”要求,健全反兴奋剂教育预防体系。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学校体育赛事,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七大联赛、学生运动会等各类赛事,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竞赛制度。(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
4.着力加强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加强体校、学校和社会组织三大阵地建设,推动建立主体多元、途径多条、纵向畅通、横向协同的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市县两级体校办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办学模式成果巩固和转化利用,积极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开展省级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基地评估认定。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以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建设为抓手,完善项目布局,提升训练质量和竞赛水平。坚持社会组织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要补充的定位,发挥其个性化培训人才的功能,助力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畅通学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通道,鼓励支持各地建立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的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推广普及“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小初高对口升学衔接和项目训练连贯的人才成长通道。探索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市级体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对接机制,扩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覆盖面和招生规模,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省优秀运动队交流合作,建立高水平运动员竞赛选拔机制,择优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
5.完善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扩大多元服务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活动。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定标准、评定办法,推行星级标准制度,鼓励俱乐部发展品牌项目,在田径、游泳、篮球等项目推行俱乐部联赛制度。鼓励民营资本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规范的青少年冬夏令营阵地,组织开展冬夏令营选拨性竞赛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以训练营、冬夏令营、单项体育赛事等为依托的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拓宽青少年参与竞赛活动的平台。(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民政厅)
(五)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1.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以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为契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和教育。以2022年省运会、2023年亚洲杯等重要赛事宣传为重点,塑造更加积极开放、奋发进取的山东体育形象,主动讲好山东体育故事,传播好山东体育声音,阐释好山东体育文化,提升体育文化感召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提炼运动项目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推出运动项目文化标识,传承、巩固、发扬运动项目文化精神。(责任部门:省体育局)
2.传承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加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强山东体育文化遗产的文物、文献的收集、收藏和整理工作。加大山东传统特色体育的推广工作,加强民俗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系列推广活动,争取更多山东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列入各级遗产名录。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支持,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推广和传承发展。(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民族宗教委、省教育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3.丰富体育精神文化产品。实施体育文化创造精品工程,充分利用体育比赛、城市雕塑、体育艺术节、各类展会等平台促进体育艺术创新,打造一批体育文化精品工程与体育文化品牌活动。加快推进体育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支持创作生产和传播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山东特色的体育文学、体育美术、体育音乐、体育雕塑、体育摄影、体育标识等文艺精品,繁荣体育文化市场。加快体育文化的新媒体载体建设,树立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典型,发挥体育明星影响力和感召力,涵养乐观进取的体育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六)深化“体育+”,推动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1.加强体育与卫生健康融合发展。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工作机制。推动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发展,构建主动完善的主动健康、慢性病预防、运动康复融合体系。加快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建设,支持大学、职业学院等机构开设运动康复等专业,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推动形成体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康养、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建设体育康复产业园区。推动体卫融合向社区下沉、向居家延伸。开展体卫融合试点,培育20个以上体卫融合服务示范项目。开展体卫融合标准规范的研究、认定和推广工作。建设体卫融合大数据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县(市、区)政府)
2.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旅游、赛事等资源,深挖体育旅游潜能,满足群众健身、旅游、休闲等复合需求,制定全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强品牌体育赛事与旅游的有机结合,规划建设一批有体育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新高地。鼓励发展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体育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区、健身休闲产业带。完善体育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精品赛事(节庆)。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定期发布节假日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3.加强体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企业设计研发智能化健身设备和器材,丰富完善智慧健身服务,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器材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每县(市、区)至少建有1处智能化室外健身路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建设,推动健身俱乐部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积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在场地预定、赛事信息、体质监测、健身指导等方面提供全域共享、互联互通的智慧化健身服务。支持体育组织和企业策划举办线上与线下融合、相互补充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企业研发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专业化、个性化、智慧化线上运动场景产品、健身培训课程,促进服务方式和营销模式创新。支持体育用品制造、零售企业开展电商业务,发展“线上营销+实体销售”“短视频引流+直播带货”等体育用品营销新模式。拓展新媒体体育消费,加快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不断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打造数字体育经济生态。(责任部门:省体育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四、重点工程
(一)“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全面落实新建居住小区健身设施与住宅“四同步”,制定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健身设施管理细则,落实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GB50180-2018)标准》等有关要求和规定。既有居住社区健身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或建设标准的,要结合本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完善健身设施。不具备标准健身设施建设条件的,鼓励灵活建设非标准健身设施。到2025年,既有居住社区健身设施建设明显提升,新建居住社区基本实现同步按标准配建健身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种类单一现状,提升体育设施多元化供给水平。继续推进乡镇“两个一”(一个灯光篮球场或全民健身中心、一个多功能运动场)和农村健身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省体育公园建设。(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在身边”工程。在举办好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基础上,引导推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向基层延伸,分散举办、方便参赛。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以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为单位,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健身群众为骨干,采取体育部门扶持、企业赞助支持、社区基本保障等措施,举办形式多样的社区运动会,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推动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普遍化、常态化、多样化,形成“社区联动、人人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局面。到2025年,全省每年举办社区运动会超过10000场。 鼓励农村地区利用农民丰收节、传统节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结合农业生产和农家生活创新组织适合农民的体育健身项目、活动和农民运动会。(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三)金牌教练员打造工程。加大教练员培训提升力度,完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定期聘请高水平专家来鲁授课,扎实组织开展训练公开课活动,切实促进整体执教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全力以赴做好向国家队输送教练员工作,依托国家队提高训练执教能力。大力实施“走出去”计划,经常性组织教练员到竞技水平高的国家、省市学习,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突出执教能力的拔尖型金牌教练员人才。重视年轻教练员培养使用,打破一、二线界限和省、市队界限,提倡教练员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多渠道、多途径引进高端教练人才。针对我省缺少高水平教练的项目,瞄准奥运会、全运会夺金,大力引进执教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练员,改进提升项目的备战训练水平,推进我省奥运争光竞技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四)“三大球”提升工程。加强三大球发展顶层设计,从省队编制、经费、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协调省内有实力、有热情的企业投资职业三大球俱乐部发展,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加强专业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全省三大球职业化水平,打造现代化体育强省和现代化强省靓丽名片。围绕三大球项目全运会年龄段划分,科学设置省运会和省年度比赛的组别,搭建年龄衔接一致的专业赛事体系。抓好三大球全运队伍的充实组建工作,争取早起步、早建队伍、早成才,培育新的金牌增长点。(责任部门:省体育局)
(五)体育产业基地、服务综合体创建工程。 聚焦竞赛表演、体旅融合、健身休闲、体育教育、场馆服务、体育用品研发制造等领域,发挥聚集效益,提升资源共享能力,积极争创“国字号”体育产业基地、园区、项目,引领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10个左右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国家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新认定50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基地,30个左右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50个以上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产业集群、体育产业园区规模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居民体育消费更加活跃、水平更高。(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六)精品赛事培育工程。聚焦职业、青少年、商业和群众性赛事的多层次赛事体系建设,加大赛事培育引进力度,大力提升赛事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品牌价值。“十四五”期间,以打造百年精品赛事为培育目标,以“沿黄河”“沿运河”“沿海”等品牌赛事为核心,依托省会城市群、半岛城市群和鲁西南城市群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强与国内外各类社团组织、协会、知名体育公司合作,科学布局自行车、汽摩、山地、航空、水上、马拉松等优质项目,持续引进一批国际国内顶级赛事和单项体育赛事,推进办赛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强体育赛事文化植入,优化办赛理念、品牌保护和相关活动,提升体育赛事品牌和服务城市价值。持续推进世俱杯、2023年亚洲杯、国际冬泳世界杯等重大赛事承办工作。培育威海铁人三项、泰山登山节、青岛帆船周、崂山100等精品赛事,构建完善“一城一品牌”山东马拉松赛事集群。(责任部门:省体育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七)青少年体育竞赛提升工程。积极构建省、市、县、乡和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体系,实现青少年体育竞赛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发挥体育、教育部门合力,建立竞赛协同机制,研究制定竞赛准入办法,完善注册办法,定期举办各级各类综合性运动会、年度单项比赛、体育联赛和校园体育竞赛,优化青少年U系列赛事,建立区域联赛,推行1小时交通圈竞赛,大幅增加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数量,不断提升青少年赛事质量和办赛水平。(责任部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
(八)数字体育突破工程。加速推动体育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技术、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整合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等各方资源,建设体育事业发展“一体化”数字平台,开发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体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推动体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调用服务,促进“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化。支持体育智能制造发展,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应用新技术,研发智能体育装备产品。丰富线上健身、网络赛事、体育直播等内容,推进体育智能制造、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落地。(责任部门:省体育局)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过程领导,自觉把体育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和推进。充分认识体育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东篇章中的重要作用,把体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健康山东等省级联席会议、工作专班作用,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公众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完善、法治保障健全的“大体育”格局。对标《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形成完善的体育改革发展规划体系。
(二)提升治理能力水平。改革和完善体育管理和运行机制,做大做强体育社会组织,促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让依法依规“马上就办”成为常态化。充分利用部门整合的机构优势和资源优势,做好“体育+”“+体育”文章,畅通和规范体育协会、市场主体、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体育治理的途径,推动体育管理社会化、网络化和向基层下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统筹推动消防、交通、食品等面上安全和体育场馆、赛事活动、高危体育项目管理等行业安全,提升体育领域安全发展能力和水平。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建立完善的反兴奋剂组织体系和长效治理体系,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加强保密、档案、维稳等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支持体育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能源等政策的落地,实现政策叠加效应。建立健全与体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着力推动社会力量办体育。全面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以及运动水平、赛事活动、体育教育培训等领域的规范和标准制(修)订。加强对体育赛事、体育市场经营等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体育执法,探索委托式体育行政执法方式改革。建立健全体育行业信用体系,落实体育市场“黑名单”管理和失信惩戒制度。进一步完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统计制度。
(四)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将体育高层次人才选拔与培养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完善人才选拔、引进、培养、激励和保障制度。加强运动员职业发展规划和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支持省内高校体育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机构联合培养体育人才。鼓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协同建设体育人才培养孵化基地。加强体育从业人员专业队伍建设,逐步规范持证上岗。创新体育专业技术人员和职业技能人员评价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五)完善监督评估制度。各级政府及体育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本地区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各级体育部门要统筹协调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健全规划实施监管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和推进“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末期专项评估制度,强化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确保规划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